嗨!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
400-068-4885
音响评析

魅力十足-上峰试听 德国 飞星Audio Physic Tempo 25 落地音箱

2016/11/9 9:49:19

|
6125

 

今年Audio Physic适逢成立二十五週年,为了庆祝达到四分之一个世纪这个重要里程碑,Audio Physic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加以升级,并在原产品型号字尾冠上25,做为25週年纪念,Audio Physic总代理东亿视听也共襄盛举,特地为Tempo 25举行产品发表会,选在台中上峰音响进行。

在上峰举行Tempo 25的发表会不是没有原因,上峰音响翁老板贩售Audio Physic喇叭多年,对Audio Physic产品的沿革、设计、性能与搭配都非常熟悉,由翁老板来为Audio Physic代言当然在自然不过,我也特地跑一趟上峰,透过Tempo 25,亲自感受一下以音场营造与活生感闻名的Audio Physic喇叭。

纤细秀气的高挑身材

Audio Physic喇叭在外观上有几项重要的特徵,让人一望便知是Audio Physic,包括很窄的前障板、比例上纵深极深的音箱、向后倾斜的箱体,以及左右两个侧边都有低音单体。也因此Audio Physic看起来十分纤细、秀气,而且较不佔空间,也比较不会在视觉上造成压力,更符合一般家庭中小型空间的需求。

 

身材高挑纤细的Tempo 25,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好看。

 

不过,Tempo 25外型上这样的设计并非只为了好看,而有声学上的考量。窄面板最大的好处可以减低绕射,除了可以让单体所发出的声音是更纯净的直接音,也可以让音像、音场的呈现更精准,更明确。Audio Physic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之一是音场深邃,3D空间感鲜明,相信与窄面板设计息息相关。深度很深的音箱一方面是为了要在侧面纳入大口径低音单体,另一方面则为了保持足够的容积,使低频表现更轻松、更完整。秀气的Tempo 25低频能达到32Hz,比起同体积甚至更大的喇叭要优越许多。

 

右边的是樱桃木版,左边则是紫檀木版,各有各的好看。

 

至于低音单体放在侧面是否会影响音场的正确性或指向性?事实上,与音场定位或指向性有关的只有中、高频,低频并不影响,但低频对于聆听的轻松感具有绝对性的影响,Audio Physic靠着独特的音箱型态,就能兼顾窄面板外型与优异的低频延伸,实在聪明。还有就是倾斜面板,有助于时间相位的一致,对于音像的精确性也有帮助。

高、中音单体全面升级

Tempo 25与过去的Tempo有何不同?最主要的部分在于单体。Tempo 25使用了过去只有Reference等级产品才会用的HHCT II高音与HHCM中音单体,这两个单体是Audio Physic目前最高级的製品,因此Tempo 25算是大升级,Audio Physic为了庆祝25週年可谓不惜重本。

 

HHCT II高音单体,振膜包括中心的半球与周围像是浅号角的部分,再外圈则是海绵状的吸音物质。

 

HHCT II是「Hyper-Holographic Cone Tweeter II」的缩写,不过从字面上不太能瞭解Hyper-Holographic的意思,就直接来看它的设计吧!HHCT II高音最特殊之处倒不是软凸盆振膜周围的海绵状物质,而是振膜口径宽达1.75吋。但1吋高音都算蛮大了,更别说是1.75吋,这样高频延伸会好吗?原来,这1.75吋不只是软凸盆部分,凸盆周围像是浅号角的部分也是高音振膜,这样加在一起就有1.75吋了。如此特殊的高音振膜形状到底是为了什么?Audio Physic表示,因为振膜外围与中心的震动方式不同,容易造成冲突而产生铃振的问题,因而想出分成内外两层的方式,就可以一举解决恼人的高频铃振,而且从HHCT II高音的频率响应可轻松直上40kHz来看,其特殊形状一点都不影响高频延伸能力。

处处充满巧思

HHCM(Hyper-Holographic Cone Midrange Driver)中音的设计更是特殊,简直是充满巧思的艺术创作,它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双重框架,同时解决散热与阻尼的问题。大多数中音单体会采用金属框架,目的是要金属的高刚性与良好散热能力,但金属的阻尼效果不是太好。也有少数中音单体采用塑胶框架,为的就是塑胶的良好阻尼因数,但塑胶的刚性差,散热则更不用说了。聪明的Audio Physic干脆兼用塑胶与铝来做框架,鱼与熊掌便可得兼。

 

集合各种巧思于一身的HHCM中音单体。

 

在HHCM单体中,会动的东西都固定在内层的塑胶框架上,例如悬边、振膜、音圈、弹波等,塑胶的高阻尼因数让音箱与框架的震动不至于传到上述的元件上,确保这些元件最单一的运动,发出最纯净的中频。不会动的东西,例如钕磁铁,则装载在外层的铝质框架上,给予磁铁最稳固的支撑,同时提供最佳散热效果。

HHCM单体的振膜材质则是铝,表层经过陶瓷涂佈,并搭配独特的「Active Cone Damping」技术。金属振膜加上其他材料的涂佈,为的是增加阻尼效果,那么Active Cone Damping又有什么作用?是为了要解决振膜的共振问题。它是用一个硅胶与橡胶製成的弹性U型环加在振膜外圈,直接给予压力形成阻尼,就可以有效避免共振。事实上,喇叭设计有很大一部份就是在处理震动的问题,从上述的总总作法就可以知道,Audio Physic对于共振的抑制与谐振的控制非常专精。

 

Tempo 25只有一组喇叭端子,用家不用烦心是不是该bi-wire连接。

 

注重震动的控制

接着来看低音单体。有些瘦高型喇叭为了增加低音量感,会在某一个侧边安装一个大尺寸低音单体,这种作法还蛮常见。但你要是以为Audio Physic也这样做,好像没什么特别嘛!那就错了,因为Audio Physic一定是在左右两个侧边都装上低音单体,绝不会只装一边。

7吋低音单体,左右边各有一个。

 

Audio Physic在两边都装低音单体并不是单纯为了得到更多低频而已,还兼顾一个叫「Push-Push」的功能。这两颗低音在工作时一定是同相(in phase),就是同时向外运动,或是同时向内。Audio Physic表示,两颗低音同相工作刚好会产生抵销的效果,因而减少低音单体对箱体造成的压力,进而减低震动,就可以产生更精确、更干净的中、低频。而另一个干净声底的来源是称之为「Vibration Control Terminal」的技术,就是使用实心铝材製成的支撑架,安装在Tempo 25底下,支撑架与箱体之间还隔了橡胶垫片,避免箱体震动的传导。

 

Tempo 25的脚锥是可以从上方调整水平,调整完后再盖上盖子,完全不影响美观。

 

声音温暖饱满 音像厚实庞大

因此我们可以知道,Audio Physic极为注重震动与阻尼的控制,务求音箱是承载单体与辅助低频的工具,而不是自体震动产生声响的来源之一。如果只是依据Audio Physic所应用的技术来分析,我猜想Tempo 25的声音应该是属于极为通透干净,音像纤细秀丽,音色甚至带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走向,但在上峰听到之后我发现并非如此,Tempo 25的声音温暖饱满,音像厚实庞大,色彩鲜艳且充满丰富变化,属于非常讨喜的声音。

 

右边是这次搭配的Ayon CD-2唱盘,当转盘使用,数类转换器是左边的Wyred 4 Sound DAC。

 

现场翁老板搭配了两部扩大机让我听,分别是Trigon Energy综合扩大机与Brinkmann的综合扩大机,讯源则是Ayon CD-2当转盘,搭配Wyred 4 Sound DAC数类转换器。巧的是Audio Physic、Trigon与Brinkmann都来自德国,不过我想应该不是刻意安排的组合啦!

 

Brinkmann综合扩大机,声音较为纤细明亮。

 

Tempo 25搭配Energy与Brinkmann综扩得到的声音个性并不相同,Energy冷静沉稳,高频稍暗,中、低频紧实有力,音像凝聚有韧性,整体来说较有权威感。Brinkmann显得较为明亮鲜活,起伏的阶调丰富而自然,虽然强的部分不像Energy这般扎实,但弱音时的变化灵巧而轻快。两者走向殊异并无明显优胜劣败,有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多听多比较,不过Energy与Brinkmann相同的70瓦/8Ω功率,在面对Tempo 25唱大场面大音压音乐时,显得较有压力而有点施展不开,可见Tempo 25是需要功率的。这方面倒是挺符合Audio Physic所建议Tempo 25的搭配扩大机功率是20至150瓦,因此如果想用Tempo 25听爆棚声量,扩大机功率可别太小。

 

翁老板非常重视电源,除了拉专线之外,店内还有PS Audio的Power Plant电源处理器,以及电压监视器,时时注意电压状况。

 

优异空间感名不虚传

Tempo 25呈现的空间感果真优异,名不虚传。在上峰的聆听室中,Tempo 25离后墙非常远,正好可以发挥其优点,把空间拉得既深又远,层次感极佳。我好奇地询问翁老板,Tempo 25两侧都有低音单体,不管怎么摆,外侧一定有低音单体,因此Tempo 25在摆放上是否要与侧墙保持一定的距离,以免低频轰鸣。翁老板表示,以他许多客户的使用经验,Audio Physic倒是不太有侧墙的困扰,即便在中、小空间中无法与侧墙保持距离,低频的状况仍然理想。他还说,Audio Physic在德国是把左右声道拉得很开,然后大角度toe-in,这就是另一种摆法了,用家都可以试着玩玩看。

 

当天的产品发表会其实也是上峰的音响迷聚会,气氛轻松,互动热烈,可见上峰的客人相当死忠。

 

史麦塔纳:交响诗「我的祖国」/ 哈农库特 (指挥) 维也纳爱乐

以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奏史麦塔纳「我的祖国」CD为例,第一乐章一开头的竖琴有着另人惊喜的实体感,要知道竖琴的音色与颗粒形体感本来就不是很分明的那一种,但透过Tempo 25的重播,拨弦的触感清晰,音像显得真实而有质量,让「我的祖国」从一开始就让我想要专注聆听。第二乐章长笛的开场也使人惊艳万分。此处是用长笛模仿莫尔道河发源的潺潺流水,此起彼落绵延不绝,河面也渐渐开展。Tempo 25优异的层次感让我甚至分辨得出长笛的不同位置,河水显得生动而有生命力。接着是持续的弦乐铺陈,然后管乐也渐次加入,乐团配器越来越複杂,声部也越来越多,但此刻Tempo 25并不显得慌乱,仍旧在深远音场中好整以暇地拉出清楚的层次,秩序井然。

温暖中有美艳光泽

接着放入RR的达拉斯管乐团精选集CD,我忽然有了来到真实音乐厅的感觉,因为声音裡头包含了一种迴荡感,像是流动的空气,而不是没有边际的音场,这种感受令人印象极为深刻。不过,这裡Tempo 25的音场虽然深远但并不宽阔,我猜想应该和左右声道的距离没有拉开有关,如果空间许可,把左右Tempo 25摆开,空间感一定既宽又深。

 

左:达拉斯管乐团的示范片。右:Audio Physic二十五週年纪念测试片CD

 

试听时当然不能错过Audio Physic二十五週年纪念测试片CD。第4轨莫札特钢琴奏鸣曲KV 485,音粒非常的温暖,甜美而充满水分,如同熟透的果实。Tempo 25的钢琴在厚实中带有丰富的泛音与带有光晕般的光泽,在浓郁中透出变幻的光彩,是非常漂亮的钢琴音色。第12轨Pietro Locatelli的小提琴协奏曲,Tempo 25丰厚的中、低频让这曲巴洛克宫廷音乐充满和谐的韵律之美,是那种可以带起舞动节奏的活跃能量感。乍听之下Tempo 25的低频似乎有刻意增加的痕迹,但这样的走向只会让音乐更好听、吸引人,完全不减损其魅力。

可塑性高的优质喇叭

与Tempo 25相处一下午,虽然是初次见面,但对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,我认为Tempo 25是一对可塑性很高,音色很美,个性很鲜活的小型落地喇叭,这裡说的「小型」是指体积,事实上它所展现的音像规模与低频量感可是大的很,一点都不小!Tempo 25很适合中型左右的空间,甚至再大一点的地方也不成问题。其灵敏的身段很容易便反映出前端器材的所有性格,不论你是音响玩家或只想单纯听音乐,Tempo 25都可以为你带来无比乐趣。如果你对喇叭木皮很挑剔,上峰现在有纹路深刻的紫檀木可选择,要不然樱桃木的也很漂亮,如果是要搭配装潢,翁老板说之后还会有胡桃木与白色钢琴烤漆版本,绝对让你从裡到外都满意。

器材规格

形式:4单体3音路落地喇叭
使用单体:1.75吋HHCT II高音单体 × 1,5.9吋HHCM中音× 1,7吋低音单体 × 2
效率:89 dB
阻抗:4欧母
频率响应:32 Hz – 40 kHz
建议扩大机功率:20 – 150瓦
尺寸:1,000 × 187 × 320 mm(高×宽×深)
重量:20 kg

Audio Physic Tempo 25 ,德国飞星Tempo 25 落地音箱,飞星Tempo 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