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
400-068-4885
音响评析

最复杂的设计成就最纯粹的理想-Audio Space Reference 2前级扩大机

2016/6/30 13:59:01

|
3188

第一眼看到Audio Space Reference 2的时候,大部分的人应该会猜测这是一部真空管综合扩大机,硕大的体型、超过二十公斤的份量,加上4只300B真空管,像极了300B综合扩大机,但这却是一部道道地地的前级。不仅如此,源自香港的Audio Space,在这部Reference Two推出之后,在「洋人」的世界里锋头越来越健了,因为TAS将Reference Two列入年度金耳朵奖的得主,在欧美Hi-End林立的世界中打开了一片天。

硕大无伦的真空管前级

我对Audio Space的印象从迷你小管机开始,在国内还没有正式代理之前,就有单帮客少量从香港引进,我记得那时候品牌叫Houston,朗朗上口好记的Mini 7+9,好像早年Marantz的天仙配,价钱却是相当实惠,是我推荐给朋友入门的超值器材。不久前才又写过AS-2i SE,依然小巧,功能齐备,同样是超值的入门管机。不过,Reference 2和这些既定印象完全不同,它硕大无伦,很少有前级摆出如此阵仗;它的线路复杂,拿300B做全平衡放大,还要加上「完整」的唱头放大功能;它的售价也迈向参考级,将近30万元,对照美国当地9,900美金(未税)的定价,台湾虽然便宜些,但身价已然不低。心想:Audio Space这一步会不会走得快了些?

 
费劲地搬动Reference 2,为这部庞大前级在家中调整出安放的地方,一边思量著许多疑问?为何要拿300B做前级?为何一次动用4只300B?为何输入端子要做得这么少?架设Reference 2之际,我还没听到声音,心中的疑问还包括心里暗暗骂著:怎么把前级做得这么重?当然,这是搬器材的烦人事,当Reference 2在美妙的乐声响起时,我只想赶快把前面「观乎宏旨」的问题找出答案,至于前级为何这么重的问题,反正不需要天天搬,有好声就值得。

全平衡的300B前级

 
为何要拿300B做前级倒是要紧的问题。300B的增益不大,电流量也普通,拿来做单端后级有小而美的纯淨白晰,而且还有特别的韵味,我想Audio Space就是希望把300B的音质音色魅力保留前级上面,匹配足够的功率的后级,达到坐拥300B而不需受限于小功率。

 
300B采用陶瓷管座,还有弹簧浮动设计减少哼声。
拿300B来做前级,Audio Space不是第一人,Manley很多年前有一部Neo-Classic,还有义大利Unison Research现役旗舰Reference Pre,一样也是300B。但这两部欧美300B前级都是单端,可见虽然拿300B来搞前级的想法相同,路线却不同,Manley和Unison Research走单端,线路难度稍低,而Audio Space不仅要做出300B的前级,而且要做到全平衡设计。

独立12AX7唱头放大线路

硕大的Reference2总共配备了12只真空管,但实际上用在高电平放大前级者,仅有8只,另外4只纯做MM/MC唱头放大。在高电平放大的部分,为了做出「全平衡」的线路,每声道2只300B是必备的基础,分别负责正、负半波。从讯号输入的第一级放大,选用6N9P(6SL7)双三极管做差动放大,第二级则是主角300B,左右声道两两配对,最后再加上6N9P(6SL7)做阴极随藕,旨在进一步降低输出阻抗,输出阻抗越低,代表前端驱动后端器材的能力越好,这最后一段阴极随藕,不做放大,却能让Reference 2匹配真空管机或晶体机都如鱼得水。

 
12AX7外层包覆弹簧铁壳,增加避震效果。
至于固定在黑色金属面板上面的12AX7,则可是MM/MC唱头放大线路。据称MM放大部分之线路近似Marantz 7,但改为真空管阴极输入,直接做MC放大,捨弃搭配昇压器的设计。这个唱头放大的设计,是Reference 2相当精采的部分,增益分为3段可调,阻抗从3欧姆到100欧姆有6段可调,唱头搭配不仅范围广,还能仔细微调,在高电平前级当道的时代,能如此重视唱头放大的顶级前级,已经不多见了。

「纯粹」为音乐服务

 
在输入功能上,Reference 2是一部相当有节制的前级,它仅有1组平衡与2组RCA输入,外加唱头放大输入。正中央的音量控制大概是平常最容易使用到的旋钮,没有其他高低音补偿的功能,也没有by-pass与多声道搭配的线路。功能有限,内部却是用料猛劲,电容是Audio Space订作品,日本Nichicon、Rubycon等发烧零件随处可见,音量控制使用手工焊制的级进式VR,线路颇为复杂,关注细节的手法处处可见。但Reference 2设计虽然复杂,目标却很简单,这就是一部「纯粹」的前级,一切只为重播好声服务!

 
试听Reference 2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,原本为Reference 2准备的后级是VTL ST80,但仅有非平衡输入,未能彰显Reference 2走全平衡的美意,于是另外商借了Audio Research VS115,搭配North Star Design CD Transport/Model 192 DAC MKII,从讯源、前级到后级,一路都用全平衡连接,搭配线材是TcM Reference One与Focus平衡线,喇叭则是JK Audio PM-10号角。至于类比讯源部分,搭配著Clearaudio Master Solution/ Unify 12唱臂/Stradivari唱头。

整套系统齐备,我不得不说这是「热力四射」的真空管系统,夏天听来若是没有足够的冷气空调,肯定要挥汗聆听。如此发烧,音乐重播的回报确实令人拍手叫好,记得TAS的Jonathan Valin给予Reference 2极高评价时,我一边读著文章,一边心里面有著怀疑,但现下Reference 2在我家里卖力地散发音乐的热量,心里面的问号一一去除,Reference 2确实是一部值得喝采的重量级力作。

 

引人入胜的中频

Reference 2最吸引人之处,莫过于醇厚的中频,同时还维持优秀的透明度。喜爱摄影的朋友一定瞭解大光圈拍照的魅力,周围朦胧的散景不仅凸显主题,也衬托出虚幻的美感,但如果有大光圈的主题凸显,又能保持小光圈的细节景深,虚相便能更显真实,Reference 2的中频魅力,就在于主题浮凸有致,又能维持通透和谐的细节。

 
譬如Renee Fleming的「Bel Canto」(Decca 467 101-2),是一张精彩的歌剧咏歎调选辑,那贝里尼「梦游女」(La sonnambula)是美声歌剧的代表之一,这类演唱讲究高音域轻柔圆滑的特质,在Reference 2上面最是迷人。第二幕开始的「Ah! Se Una Volta Sola」(我可以),弗莱明轻柔的吟唱,配上旋律轻盈反覆,在Reference 2听来女高音的形体格外浮凸,音场略向前倾,把聆听者和音乐的距离拉得更近。那高频延伸飘逸而有密度,很轻易地吸引住聆听的情绪,跟著花腔变化上下起伏。

系统建议搭配全平衡

 
在中频之外,Reference 2还有密度感、重量感兼备的低频劲道。像是「乌野薰Uno」爵士钢琴三重奏,第二轨「Chal’s Tap」钢琴与爵士鼓的精彩演出,Reference 2表现出愉悦而稳重的音乐旋律,低频有量感,还有速度不错的线条感。从乌野薰的专辑听来,Reference 2的质地并不显得那么现代,它的中低频带有些许浓密的味道,但线条感肯定比古典真空管前级更有劲,散发出来的综合气质,就是现代与古典气质的融合。或者说,Reference 2从中频延伸至低频,带有些许古典浓郁的味道,但依然不失其收放自如的力道,巧妙地取得韵味与音响性能的均衡。

使用Reference 2,最好搭配全平衡,我本来用VTL ST80后级,怎么搭都觉得少了点力道,换上ARC VS115走全平衡,Reference 2像是吃了大力丸一般,音像比例与音场深度同步提升,声音密度也更好,这当中VS115自然功劳不小,但既然投资了Reference 2,当然要选择较好的模式来听,而平衡确实比非平衡更好,没有理由不走全平衡搭配。

高频带著甜美滋味

在原厂标示上,Reference 2高频延伸到100kHz,这是相当优秀的数据,实际聆听的高频亮丽程度,似乎没有100kHz这般夸张,它不是一听就觉得频宽极为开阔的前级,或者说,和优秀的晶体前级比较起来,Reference 2的高频不那么刺激,但向上延伸的质感却是迷人的,这迷人之处在于带著甜润的轻松感,尾韵十足,在人声上面更是听得饱醉。

听弗莱明,就是穠纤和度、体态匀称;听芭托利,歌声雄浑了些,气度更胜;拿老录音的卡拉斯,录音噪讯大了些,神韵还是好的;就算拿出江蕙来比对,Reference 2依然把这种女声歌唱的娇柔妩媚,唱得酥麻不已。喜欢聆听女声吟唱的爱乐者,Reference 2是不得不听的前级,那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腻,全都寄託在音符之中,散发甜美的音乐魅力。

走轻松、甜美又舒畅的路线

 
一部优秀的前级,自然不能只有女声发烧,换上大编制曲目,Reference 2依然悠游自若。Reference 2的中低频以至低频延伸,不仅有量、有厚度,解析力与线条感水准颇高,播放交响乐更显壮盛气势。举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「马勒第五号交响曲」为例,第一乐章开始彷彿在远处的铜管吹奏,在Reference 2的形体描绘距离略近,更有实体感,接著石破天惊的乐团合奏,低频滚滚涌现,考验的不仅是Reference 2,也包括VS115,两者配合得真好,雄浑汹涌的音乐气势高涨,在其中还能清楚分辨各声部的卖力演出。

对于追求刚健强劲的爱乐者而言,Reference 2代表另一种表情描绘。它的音质柔软而有Q度,它的音色带著温暖的调性,向上延伸的光泽舒服而高雅,演绎出轻松而富有愉悦气氛的旋律。聆听如沙瓦利许指挥的孟德尔颂「义大利交响曲」,气氛欢欣鼓舞,颇为畅快,但在描绘马勒的交响曲时,那阴暗深沉、辗转难忍的内心纠葛,就没那么紧绷强烈。或许在Reference 2上面,音乐就该是轻松、甜美又舒畅的。

精彩的唱头放大

 
用4只12AX7砌成MM/MC唱头放大线路,是Reference 2另一个卖点。如果买Reference 2只用高电平放大,有些人或许会嫌贵,但对于高电平放大与唱头放大并用的人来说,Reference 2等于是1+1的器材,省下唱头放大,显得Reference 2身价虽贵,仍有超值之处。与Clearaudio Stradivari唱头搭配时,我把增益调整在中输出,整体增益比CD略小,但切换在高增益时,有些许底噪,于是略微牺牲音量,取得较细致的音质。

Reference 2的唱头放大一样走甜美丰润的韵味,没有张牙舞爪的Hi-Fi性格,而是雅致温润的表情。像是鲁宾斯坦演奏的「萧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」,第二乐章的慢板透露出极好的美感,鲁宾斯坦的指尖力道恰到好处,温柔的表情当中带有权威感,是很精彩的诠释。

 
音像形体描绘略大的特性,让Reference 2唱起蔡琴的「机遇」格外有意思。这张180克重盘在日本刻片,音质细腻,Reference 2则让音像形体显得更大、更浮凸,细部情感的变化更胜CD。又像是「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」的三把吉他现场演奏,钢弦与尼龙弦吉他的质地清晰可辨,略大的音像形体让三把吉他的距离靠得近了些,颇有舞台视觉聚焦的效果。换上Oscar Peterson三重奏的「We Get Requests」(Verve V/BV6-8606),B面第一轨的「Quiet Nights of Quiet Stars」,低音大提琴拉奏的牛筋味,厚实而有密度,随之而来的三角铁节奏敲击,轻松亮丽,却不显刺激,Swing的摇摆气氛十足。

丰富的、甜美的、带有柔媚光泽

 
拿经典的300B,用12只真空管配上重量级箱体,制作出发烧的Reference 2前级,相处一个多月,这TAS金耳朵奖推荐可真不是浪得虚名。我听到的Reference 2带有略大的音像、略微前倾的音场,衬托出音乐中巨大的美好,那是带有亲暱感的聆听气氛,好像坐在音乐厅的前五排近距离欣赏音乐会。它没有刚强硬实的脾气,满满是温柔妩媚的气质,在Reference 2上面,音乐是丰富的、甜美的、带有柔媚光泽的,它不刺激、不毛噪,音符彷彿经过打磨了一般,带有柔顺风采。如果你期待的音乐重播是不带压力、妩媚动人,那么Reference 2可能是你寻觅已久的好伴侣。

Audio Space Reference Two器材规格

型式:真空管前级扩大机
使用真空管:300B×4、6S9N×4、12AX7×4
输入端子:RCA×2、XLR×1、MM/MC×1
频率响应:20Hz~100kHz
总谐波失真:<0.2%
输入阻抗:100kΩ/4~100Ω(MC)/47kΩ(MM)
输出阻抗:600Ω
尺寸:400×500×250mm(宽×深×高)
重量:24kg
参考售价:286,000元

Audio Space Reference 2,前级扩大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