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!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
400-068-4885
音响评析

AVM Ovation SA 6.2后级- 温润柔顺又自然

2017/5/25 10:57:31

|
2601

当我为AVM Ovation SA 6.2后级的评论,写下这样的标题时,感觉上是个空标,但对于声音的形容,透过文字确实有难度,这部后级带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.我并不是第一次听AVM的器材,但这一次感觉确实和以往很不一样,AVM既有的解析力与音乐情报量依旧,可是益发显得温润柔顺且自然的声音表现,在表现「音乐性」这件事情上面,让人与音乐的距离更近了。

私心想借回家听

这部SA 6.2后级原本不在编辑部表定的评论清单当中,而是我自己向代理商借回来听的器材,这当中自然有我的私心,就是我自己想听。去年编辑部曾经借回Ovation A 6.2综合扩大机,可惜我因为手上评论太多,失之交臂,没机会从编辑手上抢过来听几天,知道代理商手上有一部SA 6.2后级,等着高雄音响展亮相,于是情商借回,等于在高雄音响展之前顺便帮代理商热机。联络妥当,第二天SA 6.2后级就出现在编辑部,等咱们家艺术总监拍照完毕,我等不及赶紧搬回家听了。

SA 6.2后级送来的时候装在专业航空运送机箱,光是这个外箱订做就不少钱了,不过为了运送安全,AVM宁可多花点钱订做专用机箱,好处是确保机器在运送过程中不易受到损伤,但缺点是很重啊!这SA 6.2后级本体重量为21公斤,一个人搬动不算太辛苦,可是加上机箱之后重了许多,一个人勉强可以搬,但最好两个人一起来,才不容易闪到腰。我在公司要把SA 6.2后级搬上车时,同仁两人四手地帮忙,我倒轻松,回家之后一个人要从后车厢搬出来,然后把机器连同机箱一起扛上二楼,那可费了好一番工夫。还好,这玩音响的「大力之功」练了好多年,总有方法避免伤筋挫骨,安然把SA 6.2后级给搬进来。

SA 6.2后级尺寸不算特大,以后级来说,只能算中等体型,但是SA 6.2已经是AVM自家「第二名」的后级,只在SA 8.2后级之下,这么说来也称得上「次旗舰」。以尺寸来比,SA 8.2就显得庞大,而SA 6.2则相对小家碧玉些,模样秀气些。以功率来比较,老大哥SA 8.2输出功率每声道450瓦,SA 6.2则减半,变成225瓦,看起来少了一半,可是实际上并不会感觉力道少一半,因为输出功率是电学上的意义,转化为声能时,音量并不会差距一倍。以汽车来比喻,150匹马力的引擎,对比300匹马力的引擎,速度并不会快上一倍,只是加速时间略有差异,极速略有差异,扩大机也是如此,虽然SA 6.2的功率比SA 8.2少了一半,但是225瓦的输出功率,应付绝大多数喇叭肯定够了。

大功率还要大电流

身为德国音响制造商,AVM做机器依然有着一丝不苟的坚持。225瓦的输出功率,AVM在SA 6.2里面装上了1000 VA的强力环形变压器,提供强劲的电力供应。内部放大线路采双单声道设计,每声道使用12个MOS-FET功率晶体,最大输出电流可达180安培。这什么意思?代表SA 6.2是大电流输出的后级。

为什么音响评论都会强调大电流的设计?因为功率只是简单的测试数据,控制喇叭单体的能力则不光是功率,还必须包括输出电流量。当后级输出功率驱动喇叭时,喇叭相应会产生所谓「反电动势」,把扩大机送来的推力抵销回去,这时候如果后级没有足够的电流量,喇叭反推回来的反电动是,很容易让后级软脚,控制力道不足,所以AVM的大电流设计,就是要做到「兵来将挡、水来土掩」,你喇叭有反电动势,我后级有大电流,想抵销我没那么容易,乖乖受SA 6.2后级控制吧。

复杂三组独立供电

从外表看来,SA 6.2的设计简简单单,蓝色大尺寸显示幕,显示后级的工作状态,底下五个开关按键,用来做细部设定,可是内部就复杂了。以电力供应来说,放大线路用上刚刚讲的1000VA大型环形变压器,而第一级放大也独立供电,另外使用容量较小,但是工作更安静的变压器,而逻辑控制线路也另外独立一个供电迴路,如此一来,三个不同功能的线路,各自有独立供电,就不会让供电噪讯在三者之间窜来窜去了。

其实这个复杂的三组独立供电设计,是为了要简化问题,1000VA的大型环形变压器,当然可以供应全部的电力,可是在输入级、放大级与逻辑控制线路之间的噪讯,就容易混入放大讯号中,为了避免问题发生,干脆全部独立供电,这是防范未然的设计。

DC直接交连

再来,SA 6.2的输入级采全平衡设计,而且完全捨弃交连电容,采用DC直接交连,这代表SA 6.2的输入级在讯号路径上,完全没有任何交连电容,所以就不会有交连电容本身零件的染色。AVM不是唯一一家采用这样设计的厂商,像是Burmester、Gryphon......等等,许多Hi End厂商也都不用交连电容,而偏好DC直交。这不代表DC交连一定比电容藕合的设计更好,而是设计者的想法不同,加入电容藕合,线路工作稳定,而且可以透过电容的零件筛选,调整出设计者偏好的音色,而DC直交则没有「调音」的空间,藉此免除交连电容的声音染色。这两种线路设计没有对错,设计得当都能出好声,但是AVM选择DC直交,就是要避免交连电容的染色,尽量减少放大线路对输入讯号的干扰或调变。

关于SA 6.2的设计特点,大概讲到这里,其他的细节像是XLR与RCA输入各一组,喇叭输出端子共两组,具备AIR-Trigger功能,支援自动控制触发,背后还有USB端子,方便日后韧体升级等等,实用的功能SA 6.2都有。我想特别说一下SA 6.2的显示幕,我最喜欢功率显示的黑底蓝色指示线,可以清楚看得到SA 6.2输出的功率强度,设计得像是母带后制Mastering必备的UV功率表,假如您边听音乐,边观察SA 6.2的功率表变化,就可以知道大部分情况下,SA 6.2输出不到10瓦,在我试听的过程中,偶而会操到100瓦上下的功率,但我从来没看过225瓦的极限,这代表SA 6.2的输出功率货真价实,同时这个功率表也让我听音响时多了一番赏玩的乐趣。

大功率让小喇叭变得生龙活虎

听SA 6.2的过程都在自家聆听空间,前级搭配Electrocompaniet 4.8,讯源使用North Star Design CD转盘与Merging NADAC,同时也靠NADAC来听Mac Book Pro上面的PCM与DSD音乐档案,喇叭则是Graham Chartwell LS 3/5与JK Audio PM10号角喇叭交替搭配。以低频量感来说,PM10的10吋低音,可比LS 3/5要来得多,可是LS 3/5更能考验SA 6.2的驱动力与控制力,所以大多数时间我都是用LS 3/5在听。

为什么LS 3/5更难推?更难控制?因为效率超低,仅有83dB,而PM10号角的效率则高达99dB,所以SA 6.2推起号角喇叭可轻轻松松,蓝色功率输出显示大多数状态都处于5瓦以内的输出,就算音乐动态大一些,也不过十来瓦,对比225瓦功率,不,PM10是4欧姆阻抗,所以SA 6.2其实输出功率最大可达335瓦,但仅用到5瓦左右的功率,可真的是杀鸡用牛刀了!但遇上83dB的LS 3/5,SA 6.2随时都维持在稍高的状态,听到猛爆的乐段,一跳还可能衝到百瓦以上,所以即便LS 3/5的低频量感比PM10要少,靠着SA 6.2的威猛力道,催大音量,这小喇叭可就生龙活虎起来。

我平常也是如此玩LS 3/5,用NuForce R18后级,同样是200瓦以上的输出功率,猛爆地操驾LS 3/5,这种玩法就像玩福斯Golf,普通的Golf已经性能很好,但换成GTi或是Golf R,涡轮增压加上倍增的马力,虽然外观是一部家庭房车,飙起来可是狂野不羁啊!用SA 6.2的大功率,制服LS 3/5,把喇叭单体控制得牢牢地,用力催,可以听见丰沛的中低频,而且下盘干净稳重,而中频段则有温润厚实的暖色调,高频延伸细致有光泽,LS 3/5的高音单体延伸相对保守,而SA 6.2适如其份地推出柔美甜润的高频段,让音乐增添一分美感。

更显饱满柔美流畅

就是这样的表现,让我觉得AVM不一样了!以前听AVM,觉得他们就是德国机器,理性、干净、通透,可是现在的SA 6.2依然细节丰富,声音通透,可是中频段变得更为饱满,高频段的光泽变得更细致,最重要的变化,就是脱去了硬调子的表现,不只有强调细节,而是更往质地柔软流畅的音乐性去走。或者说,我印象中的AVM扩大机个性比较阳刚、比较猛爆,而现在听的SA 6.2却更显内敛、更显软调子,唱起歌来更显柔顺。

我想举一张少用的CD来谈,那是拉贝克姐妹多年前录制的「莫札特双钢琴协奏曲」,听K. 365的第三乐章快板,弦乐群轻柔地铺陈开场,铜管群加入,重复一次主题,Philips的录音颇为中性,如果扩大机的调性偏硬,弦乐群就会偏干,音乐线条虽好,却少了莫札特轻盈的面貌,但是SA 6.2却带出绵密又轻柔的弦乐群,衬底的木管群多了些浓郁的色彩,让中频段更显饱满。

管弦乐团铺陈之后,引入双钢琴,SA 6.2的钢琴表现出适当的尺寸,琴键音符颗粒饱满浑圆,可是不显得份量过重,适切地带出莫札特快板乐章的愉悦表情。音色变暖的SA 6.2,细节有变少吗?不,第一段钢琴进入的时候,您可以听见某些细微的砰砰低频,那是拉贝克姐妹踩踏板的细微声响,伴随着钢琴的音符,听见这些细节,您更容易想像录音现场。

展现卡拉丝强烈的戏剧性张力

听SA 6.2,感受AVM声音走向的变化,我不禁换上卡拉丝唱的「La Mama Morta」,这是歌剧「Andrea Chenier」里面着名的咏叹调,而我播放的不是一般CD,而是自己从黑胶转录为DSD2格式(其实我先录制DSD4,然后用SRC转为DSD2)来听,这么老的录音,在SA 6.2能听出什么样的新鲜感?DSD2的取样频宽拉到5.6MHz,在SA 6.2上面马上感受到音场深度,老录音背景的母带噪讯,不会因为新刻片而不见,在SA 6.2上面一样听得清清楚楚,但是DSD2格式对比44.1kHz的PCM(从CD直接Rip),明显音场变深、变宽,而且黑胶转录的DSD2,不光是原始母带噪讯,还可以听见唱针摩擦沟槽时的细微噪讯,更添类比味道。虽然我说SA 6.2的调性变柔了些,可是解析力依然超高,细微的音乐情报量依然很多。

几乎没有希望的大提琴独奏,走完了音乐铺陈的前奏,卡拉丝唱起「La Mama Morta」,从平淡哀怨的表情,忽然转变为强烈的呐喊,SA 6.2把两者的对比表现出很好的音乐张力,直到唱那句「所有爱我的人都为我受苦」,卡拉丝逼出了强劲的戏剧张力,随后接上游魂一般的大提琴,彷彿女主角的命运就如飘忽不定的大提琴一般,孤单又无助。我不想计较SA 6.2是不是能抓住LS 3/5的单体运动,但是卡拉丝奋力唱出这一句,一路推进到「爱情像我降临」,然后满怀希望地唱着「微笑且希望吧!我就是爱情!」。

SA 6.2把卡拉丝的戏剧性张力表现得很好。比起同时期的女高音,卡拉丝的条件不是最好的,至少比歌声厚度,卡芭叶随时可以把她比下去,可是在「La Mama Morta」这样的咏叹调,难的是戏剧性张力,卡拉丝飙到最强、最高,又几乎快要崩溃的样貌,把女主角对命运的磨难与对爱情的渴望,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,拉出最强烈的对比,而在SA 6.2上面,可以清楚听见卡拉丝几乎是声嘶力竭,每到最强烈的高音时,那种彷彿要崩溃的样貌,并不是卡拉丝唱不上去,而是刻意把女主角几乎快被命运打败,无法继续下去的戏剧性张力唱出来,而SA 6.2把这样的音乐情绪,如此深刻地表现出来,不简单啊。

听莫札特,听卡拉丝,这都不是什么发烧到极点的音乐,可是却能道出SA 6.2具备流畅的音乐性,以及深刻的音乐刻画能力,这种音乐的刻画,并不仅有工笔画一般,把每一寸细节都精雕细琢,而是刻画音乐的情绪,我常觉得,一部好的扩大机并不是规格能说话,而是靠音乐在说话,SA 6.2的规格不错,但说不上伟大,可是它具备「让音乐说话」的能力,那就是流畅音乐性的最好说明。

萧提马勒第一号让它变脸

要不要继续试发烧片?当然要,我知道发烧友会觉得,这些越来越有音乐性的器材,经常是刻意柔化声音的结果,肯定杀气受挫,只能软软地听。来吧!听萧提Decca版的「马勒第一号交响曲」,直接进入第四乐章:「从地狱到天堂」,铙钹猛力敲开地狱的大门,铜管群咆哮,随后定音鼓轰然巨响,弦乐群掀开惊涛骇浪的样貌,那简直不是音乐,而是噪音,管弦乐团火力全开,在萧提的指挥棒下,定音鼓更猛烈地轰出第一主题,在弦乐群的波涛之上,铜管有如雷鸣闪电般,吹奏地狱的恐怖面貌,SA 6.2这时候展现了凶猛的一面,低频段的量感,几乎把LS 3/5完全榨干了,逼着这小喇叭硬要吞吐出SA 6.2所要的低频,而对比的高频段则咆哮喧腾,铜管声响刺激猛烈。

惊涛骇浪总该有风平浪静之时,迎来的第二主题,那是天堂的景象,铜管群的咆哮声不见了,只剩下弦乐群,轻轻柔柔地、细细嫩嫩地,在SA 6.2的控制之下,LS 3/5又变得温驯柔美,轻盈的弦乐群,完全听不出任何波涛,而是如细软的棉花一般,随着马勒的音符,从低而高,一句又一句向上推,再向上推升的乐句当中,带领我们跟着旋律仰望,彷彿看见天堂的样貌。您看,SA 6.2可以给您地狱,也能带您听见天堂,这样强烈的对比,不就是呈现马勒音乐的最好模样吗?

直得细品的音乐性

私心想听SA 6.2,没想到听得这么过瘾。当然,这次听SA 6.2,也让我感觉到AVM不一样了,他们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德国声,重理性而不重感性,重数据而不重情感,相反的,SA 6.2的声音走向越来越有味道,越来越温润,越来越绵密。我知道,简单讲一句「音乐性」,等于什么话都没说,讲的是空话,但是这SA 6.2确实让我觉得它的音乐性更胜音响性,也值得爱乐者细细品味。

器材规格
AVM Ovation SA 6.2
型式:后级扩大机
输出功率:225瓦(8欧姆)、335瓦(4欧姆)
频率响应:5Hz~50kHz
总谐波失真:小于0.1%(25W/4Ω)
讯噪比:101dB
阻尼因数:大于200
待机功率:小于0.5瓦
尺寸:430x130x390mm(WxHxD)
重量:21kg
AVM Ovation SA 6.2,AVM 后级,AVM Ovation SA 6.2